《自我管理的原則》讀后感
上天賦予了人的生命,但是人生的軌跡并沒有被注定。一個人的成于敗,得與失,身居高位抑或是庸庸碌碌,不是取決于天命,而是完全取決于自己選擇怎樣的方式去工作,去生活。
細節能決定成敗,樹立良好的工作習慣也能成就較高的職業階層。而工作中加強自我有效的自我管理及樹立要事第一的原則則是十分必要跟必備的素養。要事第一,指的是把工作內容中“輕重緩急”之“重、急”放于一定時間內的首要,常記心頭;要事第一,同時還指的是將當日,當時期領導交代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放在心頭牢記。梳理清楚了要事,接下來就是怎樣去按時,提前完成本要事的工作了。
有了心頭常記的要事,去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它,這就需要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一種是自我的約束,控制,是自我保證要事的心態不受外力的影響及不因外力影響而有所沖淡、遺忘;另一種,則是尋找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以便于來完成心頭要事。這兩點,內外兼修則可適時保質的完成“第一要事”,缺少一個則猶如跛腳之人,不能順利行走。
結合自身,要改變一下幾點。
第一、克服惰性,提高效率
惰性,顧名思義也就是懶惰的本性,說明人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但是多少之間就有很大的差別。某一天,遇到的工作內容可能將會非常多,工作量可能會非常大,這時候,面對大量繁瑣的工作內容,惰性就會現身,就會在心里“溫柔而體貼”的告訴你--慢慢來,今天做不完還有明天,而且還會有很多個明天。在這個“糖衣炮彈”的轟炸下,如果你沒有第一要事的把持,也許,你就會拜倒在這個“溫柔鄉”里,而使自己的工作無限期的拖延起來,并且,造成到了完成的最后時期只能倉促應戰而導致結果非常不理想。鑒于此,在每天工作開始之前列出計劃,對當天的工作進行分解,分解成細小的多項,使每一項都能用較短的時間完成。這樣,逐項看來都能比較輕松完成,不至于被繁重的工作嚇到。由此,積少成多,每完成一項就會距一天的工作近一步,在不知不覺的時間里,一天就過去了,一天的工作內容也就完成了,充實而高效。
第二、增強自制力
所謂自制力,也就是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是自己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標控制自己去完成實現的能力,這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工作中的目標應該是完成它,快速高效保質的完成它。在工作過程中,肯定會有來自于家庭,朋友等瑣事的牽扯,你有時候也會不由自主的想去參與,想去放松,這是正常的。但是,在沒有完成工作的前提之下,這種正常的想法就變的不合時宜。這就需要告誡自己,自己的工作沒有完成,自己一天的事情沒有做完,自己被公司賦予的崗位職責還沒有履行完成。強行將自己的思想,心態扭轉到工作中來。一開始,這種扭轉可能會難度比較大,可決不能有下次不這樣的心態而邁出第一步,一定要從不邁出第一步開始,逐步降低扭轉的難度。第二次的時候就想,自己第一次已經扭轉,這一次更應該容易些。久而久之,時而長之,自制力逐步增強,養成了對自己職業生涯大有裨益的習慣。
第三、分清主次,梳理計劃
面對可能積壓如山的工作內容,乍一看,無從下手,茫然無措,還沒有開始展開工作,就已經被所能預見的大量工作嚇倒。此時,為什么不靜下心來梳理一下呢?大量的工作之中必然有主次之分,在梳理的過程當中分清燃眉之急的工作及可以稍緩完成的工作。然后,根據所梳理完成的主次工作制定分解的工作計劃,逐步逐項去完成。先贏得小的山頭,推而廣之,得到整個戰役的勝利。
第四、過程檢查,落實安排
排定的工作項目,需要施工單位等參建各方強有力的落實施工支持。如果,認為工作已經安排下去任由其自行落實就已大功告成的話,不亞于自欺欺人。工程建設的各個階段,各個環節,在自己崗位職責的范圍內,或多或少會有一些自己沒有預想到的事情發現、發生。若不及時全面地檢查每一工作面,就有可能在自己沒有顧到的那個環節上出現不可彌補的失誤。
為了自己職業生涯的成功,要做好以上幾項,須養成各種良好的工作習慣。久而久之,我們終將會成功。
下一新聞:知責之心 擔責之能 履責之行